汉代是中国医学发展最为鼎盛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许多医家依托前人所著的医学理论著作不仅发展了临床医学与内外诸科,而且开始在这些已有著作的基础之上总结出某些专著,如东汉涪翁的《针经》,晋王叔和的《脉经》……这一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名医,东汉有张机,华佗,魏晋有皇甫谧,王叔和,葛洪,除此之外,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杂病论》也是成书于这一时期。
张机,字仲景,南郡涅阳人;汉灵帝时举孝廉,以廉能著名,建安中官至长沙太守,因此世人又称其为张长沙;在郡的时候,颇有治迹,博览群书,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他在幼年的时候,何永久称许他是一个良医,后世推崇他为“医圣”。仲景在《黄帝内经》、《难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并由晋代王叔和主持编纂整理。
仲景崇拜的医家有很多,由《伤寒论》的记载就可看出:“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次以来,未之闻也。……”仲景医德高尚。《伤寒论》序中写到“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辽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而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而忽弃其本;欲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仲景宗族有二百余口,死的有三分之二,伤寒居其七,于是他引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关于四时主气的描述—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凛冽得到,假如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这是非其时而有其气;他认为冬时严密,万类深藏,君子固密,所以不伤于寒,有触冒之者,就叫做伤寒,凡伤于四时之气,都能患病;惟伤于寒者,最成之气,中而即病的叫做伤寒,不即病的叫做寒毒,藏于肌肤,到春季的时候,就变为温病,到夏季的时候就变为暑病。这是仲景关于内科病理的学说。
仲景引用《素问》:“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及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共计五百余言,著《伤寒论》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为后世内科学的权威。
在诊断疾病方面,仲景认为:“古者上医相色,色脉与形,不得相失,黑乘赤者死,赤乘青者生,中医听声,声合五音……下医诊脉,知病原由。……”
在治疗疾病方面,仲景认为:“不须汗而强汗之者,出其津液,枯竭而死;须汗而不与之汗者,使诸毛孔闭塞,令人闷绝而死;不须下而强下之者,令人肠洞泄,不禁而死;须下而不与之下者,令人心内懊恼,肠满烦乱,浮肿而死;……”
在用药剂型方面,仲景认为:“欲疗诸病,当先以汤涤五藏六府,开通诸脉,治道阴阳,破散邪气,润泽枯朽,悦人皮肤,益人气血,水能净万物,故用汤也;若四肢病久,风冷发动,次当用散,散能逐邪,风气湿痹,表里移走,居无常处着,散当平之;次当用丸,丸药者,能逐风冷,破积聚,消诸坚癖,进饮食,调和荣卫,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为上工。”
《伤寒论》这部著作是由经验医学归纳总结而来,《金匮要略》是记载杂病的全书,此二者皆推本《素灵》之精义,集两汉以前医学大成,是我们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
除此之外,汉代还有一位精通外科手术的名医,那就是华佗。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据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东汉杰出医学家。
《后汉书·方术传》记载华佗“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生之术,年且百岁,而帽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精于方药,处剂不过数种,心识锱铢,称量,针灸不过数处,若病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聚积,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这是华佗的外科手术,与近代外科学很是相似。
华佗有学生吴普、樊阿,吴普是广陵人,依照华佗的方法疗治疾病,强身健体,佗尝对普说到道:“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穀杀气全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我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
这是华佗用运动预防及治疗疾病的方法,吴普施行颇有成效,年九十余岁,耳目聪明,齿牙全坚。另外一个学生樊阿是彭城人,擅长针灸之术,一般人所不能针治的疾病,他都能针治,并且有神奇的疗效。
汉代的医学完全重视实践,从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到华佗的五禽戏、麻沸散,相继媲美,所以说汉代是中国医学发展最为鼎盛的一个时代。
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由晋王叔和主持编纂整理的,宋代成无己、严器对其有着这样的评价:“仲景《伤寒论》得显用于世,而不堕于地者,叔和之力也。”林亿也曾评价:“仲景去今八百于年,惟叔和能学之;叔和一代名医,去古未远,其学当有所受。”徐灵胎对于王叔和的评价更高:“不有叔和,焉有此书,亦思诸家所集,果是仲景原本否耶?”
王叔和除了编纂整理《伤寒论》外,更阐明了脉理,编写了《脉经》一书,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记载了二十四种脉象:浮脉、芤脉、洪脉、滑脉、数脉、促脉、弦脉、紧脉、沉脉、浮脉、革脉、实脉、微脉、濇脉、细脉、软脉、弱脉、虚脉、散脉、缓脉、迟脉、结脉、代脉、动脉。关于这二十四种脉象,王叔和更是给予了形象的描述,如浮脉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弦脉为“举之无有,接之如弓弦状”。
但是王叔和在切脉的部位上略有改动,以大小肠侯两寸,与《内经》所说并不相同,因此后世之人反驳叔和的很多,大概都是因其不尊崇《内经》而来。
医学的效果,不仅仅在于治疗疾病,更在于预防与保健。魏晋以后,这种现象更加显著。众所周知,魏晋时期的先人们十分热衷于炼丹之术,长生之法,这一时期的医家葛洪也是一个倡导神仙导养的人,《晋书本传》记载:“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也;好神仙导养之法,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号曰葛仙公;以其炼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注焉。”《古今医统》说葛洪:“自号抱朴子,广览群书诸子百家之言,下至杂文,诵记万卷,好神仙导引之法,炼丹以期遐年。……年八十余,人言尸解仙去。”
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发现,葛洪的医术是兼具道家思想的一种神仙养生之法,这种方法受到当时风尚的影响,更反过来影响了当时的风尚,使得人们更加崇尚神仙之术。
葛洪著有《肘后备急方》,这本书相当于一本现代的实用手册,里面记载有很多实用的急救妙方,2015我国的屠呦呦院士因发现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便是受到了这本《肘后备急方》的指点。据悉屠呦呦做了上百次的实验都没有将青蒿素真正提取出来,在苦闷懊恼之际她随手翻开了这本《肘后备急方》,看到上面的记载“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绞汁”而非“煎煮”的做法让屠呦呦意识到可能是高温破坏了青蒿中的有效抗虐成分,因此她才用新鲜的青蒿绞汁,这才得以发现了青蒿素。
魏晋时期除了王叔和,葛洪之外,还有皇甫谧,陶弘景。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这是我国最早的针灸学专著。陶弘景研究《神农本草经》,并著有《本草经集注》。
由于魏晋时期的先人们十分注重神仙修养,服散炼丹,且这个时候的名人如嵇康之辈常持养生学说,因此对于养生的空论,逐渐变为治疗疾病的方法,医学家的著录,也就渐次增多。更为有趣的是,这个时期的医学家身份众多,不仅仅是医学家,也是士大夫,或者佛教徒,在传教的闲暇时间研究医理,如当时的僧侣道洪、智斌等,均能辨析医方,调制丸散。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是医学在这一时期进步的一种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