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

中医如何认识高血压

时间:2024-01-05   点击数:   来源:

高血压病是现代医学的病名,古代中医无相应的疾病名称记载,因头痛、头晕、目眩、耳鸣多为其主要临床症候,因此大多数医家将其中医病名归属于眩晕、头痛的范畴。其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中云“肝病头目眩,胁支满”、《灵枢·五邪》曰“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等,其所述的“目眩”“眩仆”等就类似于现今的高血压病。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又有所扩展,如“冒眩”“目瞑”“眩晕”等病名。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的病机主要是由于风、痰、火三者作用于肝肾,相互转化、演变,使气机逆乱,阴阳失调,产生高血压病的症状及其并发症。根据高血压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不同,中医通常将其分为肝阳亢盛型、肝肾阴虚型、阴虚阳亢型、痰浊内盛型、瘀血阻络型、阴阳两虚型、无症状型等。在治疗方面,应坚持辨证论治,做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把降压和稳定血压、消除症状、长期巩固、预防并发症等作为高血压防治的目标。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病与先天禀赋不足、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过度劳或逸等因素均有一定关系。

1.遗传方面。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性,中医认为是先天禀赋不足。

2.情志方面。情志指喜怒忧思悲的变化,情志失调可使人体的气机紊乱,脏腑的阴阳失衡,导致高血压病。

3.饮食方面。中医认为肥者令人内热,热郁化火;甘者令人中满,难以消化,会造成动脉硬化,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要禁食肥甘厚味,另外要少吃盐,少饮酒。

4.劳逸方面。中医认为,劳力过多会耗伤元气,导致经脉失养。劳神过度会伤阴,阴虚则阳亢。安逸过多也不行,中医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越是不动,气血就越不流畅,导致脾胃功能异常,痰湿内生,引发高血压等疾病。(内容摘自人民卫生出版社《知名中医谈心脑血管养生保健——高血压病预防与康复》)

Copyright © 2012 邢台医学院中医系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钢铁北路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