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作为冬季的开端,象征着万物“收藏”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养生应顺应天时,补肾藏精,养精蓄锐,为生机勃勃的来年春天做好准备。
《黄帝内经》警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立冬时节,正处于秋冬交替之际,人体也应顺着自然气机潜藏的趋势,注重补肾益气,以助阳气固封。根据中医五行理论的观念,人体五脏与五行相对应,肾主冬,而人体的阴阳根植于肾。而冬季气候寒冷,寒气易伤肾阳。因此,冬季养生应注重补肾护阳。
立冬的气候特征为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蜇虫伏藏,万物活动趋于休止。在此时节,人体的阴阳会顺应自然规律进行相应调整,阳气渐渐潜藏,阴气盛极。民间有“立冬补冬补嘴空”的谚语,强调自立冬时节开始,人们应当注重进补。此时,应当特别关注“立冬补冬”“立冬养藏”等,以滋阴补阳。
当归生姜羊肉汤
【用料】当归15克、生姜10克、羊肉500克、盐适量
【做法】
1.中药浸泡半小时;羊肉切块,在沸水中焯水,再用清水洗净。
2.将上述用料与生姜片同时放入炖锅中,加水2500毫升,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加盐调味后即可出锅。
【功效】益气补虚,补肾壮阳,强筋健骨,温阳散寒。
《本草从新》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元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因此,艾灸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引热外行等功效。
关元穴
【定位】在腹部,脐下3寸。
【艾灸法】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至皮肤温热即可。
【功效】温肾固精、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和血。
神阙穴
【定位】在腹部,脐中央。
【艾灸法】进行温和灸,以艾条点燃的一端对准神阙穴,保持距离,熏灸10~15分钟;也可以进行隔盐灸,用盐填敷神阙穴,盖上薄姜,放置大艾炷,施灸3~5壮。
【功效】复苏固脱、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延年益寿。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24年1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