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水”既包括正常的津液、汗液与尿液,也包括异常的痰浊与水饮。水的代谢与气的升降出入密切相关。肺主一身之气,为五脏六腑之华盖,通过宣发、肃降通调三焦水道,敷布津液于全身,起滋养作用。一方面,通过宣发滋养腠理和皮毛,其代谢产物经汗排出体外;一方面,又通过肃降滋养脏腑,其代谢产物下输膀胱经尿排出体外。若肺气亏虚或受外邪所束,宣肃失调,津液失于布散则停滞为痰或泛溢为饮,引发咳嗽、哮喘或水肿。所以,化痰止咳平喘、逐饮利水消肿,往往从肺入手,金沸草散、小青龙汤、五苓散和五皮饮都是这方面的代表方剂。
另外,肺失宣肃还可引起癃闭和遗尿。这里我们通过两例验案来加以说明。
例1 一农村九岁幼女,某晚与姐姐看完电影回家,途中急欲撒尿,因周围无厕,解于路旁,未等撒完,突见有人走来,惊吓之余,小便骤闭,点滴难出。急去医院,服利尿剂及诱导排尿均无效。翌晨,患儿小腹胀急,尿意频频,但小便点滴不畅,无奈欲行导尿术,患儿家长要求中医治疗。诊见舌象正常,脉来浮大。病因惊吓所致肺气郁闭,宣肃失职而下窍不通,正宜提壶揭盖,启上闸以开支流,疏麻黄汤原方:麻黄9g,杏仁12g,桂枝6g,炙甘草3g。1剂,水煎即服。嘱服药时继续使用诱导法。1剂服尽,小便即通,继服2剂,小便通畅如初。
例2 一女性患者,35岁。一次重感冒后,遗有尿频、尿急,逐渐发展为遗尿,经用补肾固涩之品病无起色。现症:白天尿意频急,入厕稍迟则尿湿衣裤,夜晚常有遗尿,伴有恶寒、咳嗽,咳嗽剧烈及大笑时尿液自出,平时很少出汗,炎夏季节也是如此。晨起眼睑微肿,脉来浮象。鉴于补肾固涩无效,结合脉证,给予宣肺升提治疗,用麻黄汤原方3剂而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这两个病例均属肺失宣肃、膀胱失调所致,故治法也无二致。肺为水之上源,由此可见一斑。(王济生)